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党建相关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项目
企业风采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平台

 

关注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神州行活动之四—山东体育科学学会积极开展体质检测

发布时间:2011年9月27日

遵照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3月1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对群众体育提出的“运用突破性思维,采取突破性措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面健身志愿服务”工作的部署,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11年4~5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成立山东省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志愿团队

根据3月份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召开的分会和地方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会议精神,在山东省体育局、山东体育科学学会领导下,精心组织、成立了由指挥团队、专家组和工作组构成的山东省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志愿团队。

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志愿团队总指挥由省体育局副局长、山东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王毅担任,专家组成员涉及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体育人文、民间体育、武术教育等专业,工作组成员主要由省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山东体院及驻鲁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组成。

二、制定了《山东体育科学学会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工作方案》。

三、开展了一系列全面健身科技服务志愿活动。

(一)2011年4月16日,山东省科学健身志愿服务在泉城广场正式启程。团队的工作人员为市民进行身体成分、纵跳、握力等健康指标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由专家提出个性化运动处方指导,服务人数达280余人。

有很多家长专门陪着自己的孩子进行身体运动素质测试,咨询科学锻炼知识。“我领着孩子来的目的,主要是让孩子了解体育科学,培养科学锻炼的意识,收获很大”一位家长如此告诉工作人员。一位老年人告诉工作人员,以前自己锻炼凭感觉,随意性很大,现在明白多了。“有了运动处方,我就活他个老变少。”

为了让更多老百姓根据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减少盲目性,提高科学性,同时降低运动风险,收获健康效益。山东省科学健身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发放宣传手册和科普书籍,向大众宣传运动健身科普知识,当天发放《健身科技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

4月16日,济南泉城广场,志愿服务团队在进行检测和运动处方指导

(二)5月7日组织省内有关全民健身、医务、营养、体育科研专家,参加山东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在活动现场为市民免费提供测试、评价和科普咨询服务。主要测试指标:动脉硬化、亚健康、骨密度、体成分、足底压力分布等,分析评价指标意义,指导受试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宜的健身方式。泉城广场的全民健身科技服务车旁再次成为人气最旺的地方。“活了一辈子,才知道锻炼还有‘硬杠杆’。”退休老人陈立斌告诉工作人员,以前无论工作还是锻炼,都是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慢慢走。“这些机器疙瘩给我查了个遍,专家说以前的锻炼方法见效太慢,建议我改打太极拳和慢跑。”

服务现场群众踊跃参与,热情高涨,身体成分、动脉硬化、亚健康等指标的测试最受欢迎。当天,检测和运动处方总人数达350人,发放宣传资料560余份。

5月7日,济南泉城广场活动现场

(三)5月14日,山东省科学健身志愿服务专家团队来到大明湖社区,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迎接全国科技周的到来。在阳光灿烂和花香沁人的超然楼下,科技专家志愿服务团队为广大环卫工人进行了健康测评与运动处方指导。在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中,这些平日“丢下耙儿弄扫帚”的城市保洁员们忘掉了疲惫,争相询问测试结果,不断提出平时健身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享受着快乐和健康。当天检测与运动处方指导人数达到320人,发放宣传资料570余份。

5月14日,济南大明湖,环卫工人排队等候检测

四、学会开展全民健身科技服务的初步总结和认识

通过学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可以发现广大市民群众表现出了对健身体育的极大热情,这些人群主要包括离退休老人、患有慢性病的人群、爱好体育的年青人等,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广大青少年儿童中有很大部分仅对骨龄测试感兴趣,对各种各样的健身活动参与很少。这与目前学生课业负担重、课外各样的培训班多、怕流汗等有关系。

(2)企事业工作人员、机关人群参与健身的热情相对增加,这主要与当前全民健身的宣传深入群众,有着直接关系,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工作繁忙,时间和精力有限而疏于健身,但他们恰恰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属于健身活动的软肋。

(3)老年人全民健身的热情很高,但是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人数量在增加,很多老年人不清楚哪些活动适合他们,健身科学指导需要与这些慢性疾病的诊疗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有益于民众。因此,在专家队伍的结构和活动组织形式上还需再创新。

(4)有的人身体得病了,才想起去锻炼;有的人认为体力活动就不少,根本不需要锻炼;还有的人,只凭自己的兴趣选择锻炼项目,其实这些认识是不科学的。科学锻炼应该是人的幸福指标,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没有运动处方,体育锻炼就失去了科学性和针对性,健康效益将大打折扣。为此,山东科学健身志愿服务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志愿服务工作渐成常态,全面提高体育人口的科学素养。

科学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人员为环卫工人进行亚健康测试